1、辞职了工伤赔偿公司不给如何处置
1.辞职后,若工伤赔偿公司不予支付,职员可以先尝试与公司进行友好协商,明确表达自己对工伤赔偿的合理诉求,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据理力争。
2.假如协商无果,职员不应气馁,而应转向更正式的法律渠道寻求帮助。此时,职员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提出劳动仲裁的申请,由劳动仲裁机构介入调解并作出裁决。
劳动仲裁是职员维护自己权益的要紧方法,其裁决结果具备法律效力。
3.若劳动仲裁仍未能解决争议,职员仍有最后一道法律保障——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职员可以进一步寻求法律保护,确保自己工伤赔偿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2、工伤认定标准是什么
工伤认定标准是确定职员所受伤害是不是是工伤的要紧依据。具体而言,以下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工作缘由遭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合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扫尾性工作遭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到暴力等意料之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因为工作缘由受伤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遭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也存在视同工伤的情形,如职员在工作时间和工作职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等。若职员存在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等情形,则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3、工伤赔偿纠纷怎么办
法律快车提醒,面对工伤赔偿纠纷,职员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寻求解决。
1.如前所述,职员应尝试与公司进行友好协商,明确表达自己诉求并寻求共识。
2.若协商无果,职员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提出劳动仲裁的申请。劳动仲裁机构将依法介入调解,并作出具备法律效力的裁决。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职员应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倡导,如工伤认定书、医疗证明、薪资单等。
3.若劳动仲裁仍未能解决争议,职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职员需要筹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并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诉讼事务。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公正裁决。
4.职员也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忙,以获得更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