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神州律师网

神州律师网

神州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法律对劳务派遣的规定

www.bolonow.com 2025-02-20 劳动纠纷

法律对劳务派遣的规定有哪些

《中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拥有下列条件:

注册资本不能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有与拓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合和设施;

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规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情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与派遣期限、工作职位等状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按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薪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同意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职位和职员数目、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法与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依据工作职位的实质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能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能克扣用工单位根据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能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成本。

第六十一条劳务派遣单位跨区域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些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根据用工单位所在地的规范实行。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实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需要和劳动报酬;

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职位有关的福利待遇;

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职位所必需的培训;

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薪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能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相同种类职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方法。用工单位无相同种类职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职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第六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五条被派遣劳动者可以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根据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六条劳动合同用工是国内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兴或者替代性的工作职位上推行。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职位是指存续时间低于六个月的职位;辅助兴工作职位是指为主营业务职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职位;替代性工作职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缘由没办法工作的肯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职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目,不能超越其用工总量的肯定比率,具体比率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能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第七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推行劳动合同规范的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状况;

第九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时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个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规范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导致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劳务派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据《中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国劳动合同法推行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拟定本规定。

第二条劳务派遣单位经营劳务派遣业务,企业用被派遣劳动者,适用本规定。

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用被派遣劳动者,根据本规定实行。

第二章用工范围和用工比率

第三条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兴或者替代性的工作职位上用被派遣劳动者。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职位是指存续时间低于6个月的职位;辅助兴工作职位是指为主营业务职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职位;替代性工作职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缘由没办法工作的肯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职位。

用工单位决定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辅助兴职位,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策略和建议,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

第四条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目,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目不能超越其用工总量的10%。

前款所称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

计算劳务派遣用工比率的用工单位是指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推行条例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

第三章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的订立和履行

第五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按期限书面劳动合同。

第六条劳务派遣单位可以依法与被派遣劳动者约定试用期。劳务派遣单位与同一被派遣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第七条劳务派遣协议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派遣的工作职位名字和职位性质;

工作地址;

派遣职员数目和派遣期限;

根据同工同酬原则确定的劳动报酬数额和支付方法;

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和支付方法;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事情;

被派遣劳动者工伤、生育或者患病期间的有关待遇;

劳动安全卫生与培训事情;

经济补偿等成本;

劳务派遣协议期限;

劳务派遣服务费的支付方法和标准;

违反劳务派遣协议的责任;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纳入劳务派遣协议的其他事情。

第八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履行下列义务:

如实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的事情、应遵守的规章规范与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

打造培训规范,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上岗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根据国家规定和劳务派遣协议约定,依法支付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有关待遇;

根据国家规定和劳务派遣协议约定,依法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办理社会保险有关手续;

督促用工单位依法为被派遣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依法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帮助处置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纠纷;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情。

第九条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与工作职位有关的福利待遇,不能歧视被派遣劳动者。

第十条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帮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可以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方法。

被派遣劳动者在申请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别时,用工单位应当负责处置职业病诊断、鉴别事宜,并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别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风险接触史、工作场合职业病风险原因测试结果等资料,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提供被派遣劳动者职业病诊断、鉴别所需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劳务派遣单位行政许可有效期未延续或者《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被撤销、吊销的,已经与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履行至期限届满。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工单位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

用工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第四十一条规定情形的;

用工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决定提前解散或者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的;

劳务派遣协议期满终止的。

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后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根据高于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薪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的,在派遣期限届满前,用工单位不能依据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派遣期限届满的,应当延续至相应情形消失时方可退回。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公告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公告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公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状况准时告知用工单位。

第十五条被派遣劳动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保持或者提升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被派遣劳动者不认可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减少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被派遣劳动者不认可的,劳务派遣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但被派遣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

第十六条劳务派遣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决定提前解散或者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的,劳动合同终止。用工单位应当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妥善安置被派遣劳动者。

第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因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或者本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与被派遣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五章跨区域劳务派遣的社会保险

第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跨区域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在用工单位所在地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根据用工单位所在地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被派遣劳动者根据国家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第十九条劳务派遣单位在用工单位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的,由分支机构为被派遣劳动者办理参保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务派遣单位未在用工单位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的,由用工单位代劳务派遣单位为被派遣劳动者办理参保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推行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实行。

第二十一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规定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规定实行。

第二十二条用工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被派遣劳动者导致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实行。

第二十四条用工单位违反本规定退回被派遣劳动者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实行。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等用被派遣劳动者的,与船员用人单位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国际远洋海员的,不受临时性、辅助兴、替代性职位和劳务派遣用工比率的限制。

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将本单位劳动者派往境外工作或者派往家庭、自然人处提供劳动的,不是本规定所称劳务派遣。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用劳动者的,根据本规定处置。

第二十八条用工单位在本规定实行前用被派遣劳动者数目超越其用工总量10%的,应当拟定调整用工策略,于本规定实行之日起2年内降至规定比率。但,《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公布前已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期限届满日期在本规定实行之日起2年后的,可以依法继续履行至期限届满。

用工单位应当将拟定的调整用工策略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用工单位未将本规定实行前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目降至符合规定比率之前,不能新用被派遣劳动者。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实行。

读者假如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忙,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Tags: 劳动工伤 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