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辞职后不结清薪资也没签劳动合同
辞职后,若用人单位未结清薪资且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职员可以先与其进行交流,若无果可以申请仲裁,甚至提起诉讼。
1.职员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指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及不发放薪资的违法性,需要其准时支付应得薪资,并可提出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薪资差额的需要。
2.若协商无果,职员可申请劳动仲裁。在此过程中,职员需采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及薪资状况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薪资支付记录等。
3.若职员对仲裁结果不认可,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辞职时薪资未结清怎么样处置
依据《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劳动者提前一个月申请辞职,薪资应当结清。针对辞职时薪资未结清的状况,职员可采取以下手段:
1.只须劳动者根据法定程序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申请,并在辞职前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用人单位就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薪资。
2.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其他协议中有关于薪资支付的特别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双方应按约定实行。
3.若用人单位违反这一原则,职员有权需要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薪资及可能产生的经济补偿等。
4.若用人单位拒绝结清薪资,职员可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渠道维护自己权益。
3、合同中约定半年内辞职扣薪资是不是合法
法律快车提示合同中约定半年内辞职扣薪资是不合法的。具体缘由剖析如下:
1.从劳动法律法规角度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打造劳动关系后,应根据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实质状况支付相应薪资。
2.薪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对价,只须劳动者根据约定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足额支付薪资,不能无故克扣。
3.这种约定限制了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劳动者依法享有离职的权利,可在提前公告用人单位的状况下解除劳动合同,这种约定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综上,合同中约定半年内辞职扣薪资是不合法的。职员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应坚决维护自己权益,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向有关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