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工留薪期怎么样鉴别工伤
停工留薪期的鉴别是确保工伤职工权益的要紧环节,鉴别工伤停工留薪期的办法大致有以下三种:
1.可以参考治疗工伤医疗机构的书面证明,由所在单位根据当地劳动部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来确定。若停工留薪期满一年或存在争议,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进行确认。
2.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依据治疗工伤医疗机构的书面证明,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进行确认。
3.还有一种办法同样是依据治疗工伤医疗机构的书面证明来确定,但同样在满一年或发生争议时,需申请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进行确认。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中止工作同意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低于12个月,特殊状况下可适合延长,但延长不能超越12个月。
2、工伤期间合同到期能否延续
法律快车提醒你,在工伤期间,即便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依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工伤职工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1.国内法律明确规定,若职工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其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2.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还需根据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实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五条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了工伤职工在合同到期时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工伤劳动能力鉴别步骤是什么
工伤劳动能力鉴别的步骤是确保工伤职工获得相应待遇的重点步骤。具体来讲,该步骤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当事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别。这一般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提出申请。
2.受理环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依据材料完整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3.组织鉴别。在受理申请后,有关部门会抽取三名或五名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依据工伤职工的实质状况提出鉴别建议。
4.作出鉴别结果。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别申请书之日起六10日内会作出劳动能力鉴别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鉴别结论会准时送达申请鉴别的单位和个人。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对工伤劳动能力鉴别的有关内容和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工伤职工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