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骨折评不上级单位要赔偿什么
工伤骨折评不上级时,单位仍需依据法律规定支付实质产生的工伤待遇项目,即便工伤职工的伤情未能评定为伤残等级,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仍需承担以下赔偿项目:
1.治疗工伤所需的工伤医疗费和康复费;
2.实质住院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费;
3.因伤情需要前往统筹区域以外就诊的交通食宿费;
4.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费;
5.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薪资。这类赔偿项目的具体数额,需依据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别结论、薪资水平、所在地在岗职工平均薪资等标准,进行具体计算后方可确定。
2、工伤评不上级有什么赔偿项目
工伤评不上级时,赔偿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1.工伤医疗费和康复费,这是治疗工伤所必需的成本;
2.住院伙食补助费,用于补偿工伤职工住院期间的伙食开销;
3.交通食宿费,针对因伤情需要前往统筹区域以外就诊的工伤职工;
4.还有生活护理费,用于工伤职工住院期间的街拍顾;
5.停工留薪期薪资,即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应享有些薪资待遇。这类赔偿项目旨在保障工伤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要。
3、工伤赔偿程序该如何走
法律快车提醒你,工伤赔偿程序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工伤报告程序。单位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若单位未提起工伤认定,工伤者需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将书面公告单位及伤者。
3.工伤鉴别程序。在工伤认定的基础上,工伤职工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别委员会进行伤残等级评定。
4.协商赔偿程序。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未投保的,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5.劳动仲裁程序。若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可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法院审理程序。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7.实行程序。仲裁或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可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实行局提起实行申请。
在整个工伤赔偿程序中,工伤职工应依法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确保获得应有些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