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评级要辞职才能拿到赔偿吗
工伤评级后,并不是需要辞职才能拿到赔偿:
1.工伤鉴别结果出来后,职工辞职确实可以领取相应的赔偿金。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辞职就没办法获得赔偿。
2.对于五级、六级伤残的职工:
(1)假如选择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要安排适合工作并支付伤残津贴。
(2)若很难安排工作,职工也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此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对于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当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时,同样可以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因此,虽然辞职后可以领取工伤赔偿金,但职工在工伤评级后是不是辞职,应依据个人状况和伤残等级来决定,并不是需要辞职才能拿到赔偿。
2、工伤赔偿金的支付时间
工伤赔偿金的支付时间并没一个固定的规范,它取决于多个原因,包含工伤认定的时间、伤残等级评定、双方协商或仲裁结果等:
1.通常来讲,工伤认定后,工伤保险基金会尽快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对于需要按月发放的伤残津贴,则会依据伤残等级和用人单位的安排进行支付。
3.当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问题存在争议时,可能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来解决。
因此,职工在遭受工伤后,应准时进行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评定,并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以确保赔偿金的准时支付。
3、工伤辞职后怎么样申请赔偿
法律快车提示在工伤辞职后申请赔偿的步骤相对复杂,但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1.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在遭受工伤后,应准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由用人单位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有关材料。
2.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工伤认定后,职工需要向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申请进行伤残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将决定职工可以获得的赔偿金额。
3.与用人单位协商:伤残等级评定后,职工应与用人单位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双方可以就赔偿金额、支付方法等达成一致建议。
4.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假如双方协商不成,职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或诉讼结果将作为赔偿金的支付依据。
5.领取赔偿金:依据仲裁或诉讼结果,职工可以向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领取相应的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