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是非常容易见到的现象,发生了工伤就需要向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工伤赔偿。但在实践中就因工伤赔偿常常发生纠纷,那样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是受伤日开始计算还是诉讼之日起开始计算。律图记者在下文就为大伙浅要的剖析一下,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1、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是受伤日开始计算还是诉讼之日起开始计算
依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所以,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不是受伤日开始计算更不是诉讼之日起开始计算,而且从当事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他们当事人倡导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他们当事人赞同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可以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暂停。从暂停时效是什么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工伤赔偿如何计算
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21个月
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薪资×90%
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薪资×85%
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薪资×80%
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薪资×75%
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18个月
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薪资×16个月
伤残津贴
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薪资×70%
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薪资×60%
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七级伤残=本人薪资×13个月
2、八级伤残=本人薪资×11个月
3、九级伤残=本人薪资×9个月
4、十级伤残=本人薪资×7个月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如《河北工伤保险推行方法》第33条。
工亡待遇标准
1、丧葬补助金=统筹区域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6个月。
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
配偶=工伤职工生前本人薪资×40%,其他亲属=工伤职工生前本人薪资×30%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致使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
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薪资。
2、从第4个月起停发薪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4、职工让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置。
工伤赔偿若发生纠纷,诉讼时效从当事人了解或应当了解权力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当然,工伤赔偿的数额依据当事人的具体状况才能计算得出,也有明确的计算公式。若还有哪些疑问,记者建议登录律图网站找专业律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