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危急时刻,全国给地支援疫情重灾区纷纷捐款捐物,一同抗击这场疫情。但也存在由于捐赠而引发的各种舆论风波,公益捐赠是每个企业都在践行的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好形象,但也需要企业正确知道公益捐赠的性质,避免捐赠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也是企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此次“新冠”疫情对社会公众健康导致了紧急损害,各级人民政府也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条例》的规定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响应,故该疫情是法律意义上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企业为帮助抗击“新冠”疫情而自愿免费的向有关组织和机构作出的捐赠是公益捐赠。企业公益捐款捐物应注意什么问题?
1、应当小心做出捐赠承诺。
公益捐赠不同于一般性赠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一般性赠与的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而公益捐赠的赠与人不享有任意撤销权。这意味着企业一旦做出了公益捐赠的承诺,除非发生了法定的特殊状况,不然不可以撤回自己捐赠的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四十一条也进一步明确了,假如企业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或是捐赠财产用于该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且签订了书面捐赠协议的,一旦企业拒绝履行捐赠义务,慈善组织和其他同意捐赠的人可以通过司法渠道强制捐赠人履行捐赠义务。
2、捐赠对象应当符合法律需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规定,同意公益捐赠的对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依法成立的慈善组织、公益性社会团体,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一类是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如非营利性医院等。
3、应当注意公益捐赠的作用。
慈善组在发起募捐时应当依法拟定并公布募捐策略。一份符合法律规定的募捐策略应当包含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名字和办公地址、同意捐赠方法、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物作用与功效、募捐本钱、剩余财产的处置等内容。企业在参与募捐前应当仔细知道有关募捐策略,选择参与符合自己期望的募捐活动,防止盲目捐赠。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捐赠对象签订捐赠协议的方法来进行公益捐赠。
4、捐赠物品有特殊需要。
此次“新冠”疫情中,很多医疗物资消耗量巨大,很多企业和个人都踊跃捐赠有关物资。但因为医疗物资有最强的专业性,所以部分捐赠物品由于水平不符合国家或行业准则而没办法用于“抗疫”一线。譬如为保证医护职员的健康,医护职员在一线用的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分别需要符合GB19083-2010、YY0469-2011水平标准。
5、公益捐赠可以享受税收打折
需要提醒广大企业注意的是,为了规范公益捐赠的财政票据规范,财政部在2010年特别颁布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用管理暂行方法》。建议企业在进行公益捐赠时根据该方法的规定,留存好捐赠对象开具的《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用于日后办理税收减免手续,享受有关打折政策。
以上内容是“有关抗击疫情的捐款捐物,企业公益捐款捐物应注意什么问题?”的有关信息,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常识请关注好律师网企业规范法律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