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签订赔偿协议有什么用
工伤后签订赔偿协议有用,重点在于协议的内容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与工伤职工及其家属会不会选择后续申请劳动仲裁。
假如协议内容合法、明确,并且双方自愿签署,则这份协议就能作为工伤赔偿的依据,具备肯定的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工伤职工可以通过这份协议获得相应的赔偿,解决工伤事故带来的经济问题。
2、签订工伤赔偿协议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签订工伤赔偿协议时,为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无风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协议内容要有保留条约。这意味着工伤职工及其家属在签署协议后,假如后悔或感觉赔偿标准不符合预期,应有明确的条约规定怎么样重新计算工伤保险待遇。
2.对工伤职工的伤情可能达到的伤残等级要有充分知道。
在签订协议前,应考虑到实质获得赔偿款与应得赔偿款的差额,这个差额不可以过大(如超越10-15%),不然容易引起争议。
还要综合考虑劳动者家庭经济状况、用人单位的经济实力与协议签订时的客观状况(如劳动者急切需要医疗费等)。
工伤赔偿协议的法律效力怎么样
找法网提醒你,工伤赔偿协议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多个原因。
1.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成本。这是用人单位的一项强制性义务。
因此,在签订工伤赔偿协议时,假如协议内容符合这一规定,那样协议就具备法律效力。
2.在具体案件中,假如双方签订工伤赔偿协议时没有欺诈、胁迫、趁人之危等情形,那样这份协议应该是有效的,劳动者在签署协议时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应随便反悔。
3.假如用人单位以明显低于法定赔偿标准与劳动者签订工伤赔偿协议,那样劳动者有权依据显失公平原则,启动劳动仲裁程序,重新倡导工伤赔偿金。
综上所述,工伤赔偿协议在符合法律规定和双方自愿签署的首要条件下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