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未签订但打款了有效吗
合同未签订但打款了,确实有效,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当双方使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时,即使没签字或者盖章的一方已经根据合同履行了主要义务,该合同依旧被视为有效。
1.民法典规定旨在应付一些特殊状况,比如一方当事人因故没办法立即签字或盖章,而合同又需紧急履行。
2.若他们当事人以未签字或盖章为由提出解约或否认合同成立,法律会倾向于保护已履行主要义务一方的合法权益,确认合同的有效性。
2、合同有效的要件是什么
合同的有效要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合格。
作为个人,需要达到法定年龄且智商完善;
作为法人,需要经过合法的登记注册,并在我们的经营范围内活动,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当事人,一些非法人组织、团体在特定范围内也可以成为合同当事人。
2.意思表示真实。
即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提出的要约或承诺的内容都是其独立意志的真实体现。
若因主观或客观缘由致使意志与外在表现不符,如故意捏造状况、隐瞒真相或借助他们的急迫需要进行要挟等,所订立的合同将因意思表示虚假而不受法律保护。
3.内容合法,形式合乎需要。
内容合法主要指合同标的不是国家禁止交易的物品或法律、政策不允许的行为,同时合同标的的数目、水平、价格等也应合法,且当事人的目的不能避免法律或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至于形式,虽然并不是所有合同的有效要件,但在特定状况下,如不动产交易,法律可能规定需要使用要式合同形式。
未签协议已履行法律效力
找法网提醒你,在未签协议但已履行的状况下,合同同样可以产生法律效力。
1.当合同一方当事人已经根据双方约定的内容履行了我们的主要义务,且他们同意了这种履行时,即使双方未正式签订书面合同,该合同也应被视为有效。
2.在实质履行过程中,双方的行为已经表明了他们对合同条约的认同和同意,双方当事人都应遭到合同的拘束,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不一样的情形需做不一样的处置,未签协议但已履行的合同同样可以拥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