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离职薪资怎么样结算
工伤离职薪资的结算手段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而定,有关规定具体如下:
1.关于停工留薪期薪资,职员在停工留薪期内,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期限一般低于12个月,但若伤情紧急或状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合延长,但延长不能超越12个月。
停工留薪期薪资的计算基数,一般是根据职员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薪资来确定的。
2.若职员经过劳动能力鉴别构成伤残等级并提出离职,除去需要结清之前的薪资外,还会涉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赔偿项目。
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其标准依据伤残等级和当地规定有所不同,工伤保险基金还需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4.在一般薪资结算方面,职员离职时应结算离职当月实质出勤天数对应的薪资,与任何未结算的加班薪资。
2、工伤离职工龄怎么样计算
工伤辞工时,工龄的计算需依据不同状况而定。
1.对于一般工龄计算,若是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的职员,其工龄应从入职之日起计算至离职之日。
比如,职员2010年入职,2023年因工伤离职,其工龄即为13年。
2.若期间存在正常的工作调动或单位名字变更等不影响劳动关系连续性的状况,工龄应当连续计算。
3.在特殊状况下,工伤期间的停工留薪期应计入工龄。这是由于停工留薪期是职员因工伤中止工作同意治疗的期间,期间职员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依旧存续,因此应算入工龄。
4.若工伤后被认定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在此状况下,职员主动辞工的,其之前的工作年限依旧根据正常状况计算工龄。
工伤离职多长时间能拿到就业补助金
工伤职工离职后拿到就业补助金的时间,并没全国统一的明确法律规定。
1.工伤职工离职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才能获得就业补助金。
2.职工需确保已完成工伤认定并经过劳动能力鉴别确定了伤残等级,当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就能需要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3.假如用人单位积极配合,可能在解除劳动关系后的较短期内,如一个月内支付就业补助金。
4.若用人单位存在拖延等状况,职工可能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渠道来维护我们的权益。
5.劳动仲裁一般会在受理后的45日内审结,特殊状况可延长15日,假如进行诉讼,一审普通程序一般在6个月内审结。
找法网提醒你,在这类程序走完并断定职工应得就业补助金后,职工才可以拿到这笔款项,各地可能依据当地实质状况颁布有关细节,对具体的步骤和时间有肯定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建议工伤职工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