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代位权的行使(一)代位权诉讼中当事人诉讼地位的确定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系原告,次债务人为被告,自属无疑。但对债务人的地位,实践中有人将它列为一同被告,笔者觉得不妥,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内容是债务人的债权,债务人不可以成为自己债权的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讲解(一)》(以下简称《合同法》讲解(一))第16条规定,债务人如参加诉讼,其地位是第三人,但对是不是具备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地位则没规定。笔者觉得,债务人参加诉讼后,有权就债权合法性及诉讼实效等问题提出异议,而且可以向次债务人诉求其向本人履行全部债务,因此应该列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二)代位权行使的范围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以保全债权为目的。《合同法》第73条第2款规定:“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按国内民法理论讲解,“债权人的债权”,是指全体债权人的债权,而并不是单指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的债权。但国内学者对此有不一样的怎么看,觉得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仅限于债权人自己的债权。对此看法,《合同法》讲解(一)第21条给予认同:“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请求数额超越债务人所负债务额或超越次债务人对债务人所负债务额的,对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三)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的举证责任从《合同法》第73条规定看,代位权之行使以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导致损害”为标准。在审判实践中,除去债务人履行迟延外还应同时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方视为有行使代位权之必要:(1)债务人的数个债权均到期而未获清偿;(2)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已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且通过诉讼保全到足以清偿债务的资产;(3)债务人未能履行生效的判决书、调解书或裁定书;(4)债务人向该债权人或全体债权人明确表示无力清偿部分或全部债权;(5)有其他证据证明债务人已处资不抵债的情况。债权人作为代位权诉讼的原告须就此承担举证责任。4、代位权行使的效力(一)对于债权人的效力债权人一旦行使代位权后,其利益归属问题是代位权效力的最主要的争议焦点,是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就所得利益优先受偿于债权人;还是将利益归是债务人的财产,实行“入库规则”,作为对债务人的所有些债权人的一般担保。对此《合同法》并没作出规定,但《合同法》讲解(一)则规定,由第三人将债务直接向债权人履行,好像认同了债权人优先受偿的看法,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积极性。但笔者更同意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即实行“入库规则”,将债权作为所有债权人的一般担保。缘由主要有:第一,第三人对于债权人本没给付义务,所以代位权人从第三人处获得任何财产权益没办法律依据。第二,代位权的宗旨是恢复债务人的财产利益,保证财产的安全状况,而该财产是所有债权人债权的一般担保。第三,如代位权人行使优先受偿权,有悖债权平等的原则。因此,虽债权人以我们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但第三人应当直接向债务人进行给付,只有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的时候,债权人才可受领,但此时只不过应尽善良保管人的义务,而不可以对财产利益进行处分,不然导致损害的,应当向债务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二)对于债务人的效力代位权行使的最直接的成效应是债权利益归是债务人,第三人应当向债务人直接履行给付义务,而不是向债权人给付,债务人无正当理由不能拒绝受领。债务人受领财产利益后,是不是对其可以自由处置?笔者觉得应是相反的,缘由主要有:第一,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债务人的财产的安全,假如对于代位行使回来的财产利益债务人仍然可以自由处分,如免除行为、抛弃行为或赠与别人,将会使代位权行使的目的落空。第二,假如债务人行使了有害于财产利益的不好的行为,虽可以通过撤销权予以弥补,但只能徒增诉讼本钱,对债权人极为不利。
神州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村委会能做担保人吗
猜你喜欢
- 03-15 贷款让人骗了合同却签了报警有什么用
- 02-01 担保合同违约金上限如何算出来的
- 06-17 投资人与网贷平台签债权债务出售合同时,要公告借款人吗?
- 06-16 双方自行约定的抵押担保期间是不是有效?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