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酒驾驶与酒后驾驶的具体有什么不同
醉酒驾驶与酒后驾驶的具体不同在于血液酒精含量的不同与相应的法律后果:
1.酒后驾驶是指驾驶者血液酒精含量超越20mg/ml但不足80mg/ml的状况,而醉酒驾驶则是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越80mg/ml的状况。
这一不同直接决定了两者在法律上的不同定性及处罚力度。简单来讲,酒后驾驶是较轻的违法行为,而醉酒驾驶则是更为紧急的犯罪行为。
2.酒后驾驶虽然也会遭到法律的制裁,如暂扣驾照、罚款等,但相较于醉酒驾驶,其处罚力度较轻。
醉酒驾驶不只会被吊销驾照,还会面临五年或十年内不能重新获得驾照的处罚,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除此之外,醉酒驾驶驾驶营运机动车辆的,还会被禁止在将来重新获得驾照后驾驶营运机动车辆。
2、醉酒驾驶和酒后驾驶的法律后果
法律快车提醒你,醉酒驾驶和酒后驾驶的法律后果因血液酒精含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酒后驾驶者一般会被处以暂扣驾照、罚款等行政处罚,若第三酒后驾驶,则处罚力度会加重,包含拘留、吊销驾照等。
2.而醉酒驾驶者则面临更为紧急的法律后果,包含吊销驾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肯定期限内不能重新获得驾照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醉酒驾驶驾驶营运机动车辆的,其法律后果更为紧急。不只会被吊销驾照,还会被禁止在将来十年内重新获得驾照,并在重新获得驾照后不能驾驶营运机动车辆。
3、刑法中醉酒驾驶的有关规定
刑法中关于醉酒驾驶的规定十分明确且严格。国内《刑法》规定,醉驾机动车辆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意味着,醉酒驾驶行为不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还会遭到相应的刑罚处罚。
1.危险驾驶罪的概念中明确包括了醉驾机动车辆的行为。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醉驾机动车辆是危险驾驶罪的一种情形,将遭到法律的制裁。
2.若机动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对醉酒驾驶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也将依法遭到处罚。对于在缓刑期间醉酒驾驶的状况,法律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3.缓刑期间醉酒驾驶的,将撤销缓刑,并将危险驾驶罪和原来所犯罪进行数罪并罚。这一规定旨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预防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第三犯罪。
综上所述,醉酒驾驶和酒后驾驶是两种不一样的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也因血液酒精含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家应该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酒后驾驶、不醉酒驾驶,一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