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轻微刮擦肇事逃逸报警后如何私了
轻微刮擦肇事逃逸报警后,就不可以再进行私了了。一旦轻微交通事故中发生逃逸行为,逃逸者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1.即使双方有意愿私下解决,也不再被法律所允许。逃逸行为已经触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介入处置。
2.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导致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将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并处15天以下拘留。
因此,在报警后,双方应当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赔偿等后续问题,而非私下协商。
2、肇事逃逸的概念及情形
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故意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具体来讲,以下情形均是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开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觉得自己没事故责任,开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有酒后和无证开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置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留下不真实信息后离开医院的;
6.同意调查期间逃匿的;
7.离开现场且否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了解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成本明显不足,未留下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这类情形都体现了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逃避责任、避免法律追究的心态和行为。
3、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
法律快车提醒你,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是紧急的。
1.逃逸者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承担所有因事故导致的损失和赔偿责任。
2.逃逸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将遭到法律的制裁,包含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假如逃逸行为致使紧急后果,如职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3.逃逸行为还会对逃逸者的个人信用和社会声誉导致严重干扰,可能致使他们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遭到很多限制和不便。
因此,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飞速报警,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