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纠纷赔偿问题如何起诉
汽车纠纷赔偿问题,若选择通过诉讼渠道解决,受害人需遵循以下起诉程序:
1.需向具备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在此过程中,原告可委托律师介入,负责采集有关赔偿证据,制作证据目录,并起草起诉状。
2.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正式提起诉讼。法院将对提交的案件进行立案审察,若满足起诉条件,将在7日内立案。立案后,法院会公告当事人在7日内交纳诉讼费,完成缴费后,案件即正式立案。
3.若案件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对此裁定不服的,当事人可在十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4.案件受理后,法院将排期开庭,并提前3日公告当事人开庭时间、地址及承办人。
应该注意,法院一般不会当庭宣判,而是在开庭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开判决,并送达判决书,判决书生效后,公开审理的案件还需提前3日进行通知。
2、汽车纠纷赔偿诉讼被告选择
找法网提醒,在汽车纠纷赔偿诉讼中,被告的选择至关要紧。若起诉的被告不当,将直接致使时间、人力、财力的浪费,并可能没办法达成赔偿的目的。
1.应明确发生事故时他们所开车辆的行驶证用户是哪个。若用户即为肇事司机,则直接起诉该司机即可。若汽车另有用户,则可将肇事司机与用户(包含单位)作为一同被告一同起诉。
2.在乘坐出租车或公共汽车时因交通事故受损,乘客可以选择起诉出租汽车公司或公交汽车公司,也可以选择起诉他们的肇事司机。
3.起诉出租汽车公司或公交汽车公司,理由是其作为用户且乘客与其打造了承运合同关系;起诉肇事司机,则是基于其行为构成了民事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