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传,是指侦查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强制其到案同意讯问的一种刑事强制手段。对经依法传唤拒不到庭的被告人,或者依据案件状况有必要拘传的被告人,可以拘传。
中国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
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对需要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中国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
第一百一十九条拘传、罚款、拘留需要经院长批准。 拘传应当发拘传票。罚款、拘留应当用决定书。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实行。
中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据案件状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讲解(2021年)
第一百四十七条人民法院依据案件状况,可以决定对被告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逮捕。
对被告人采取、撤销或者变更强制手段的,由院长决定;决定继续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可以由合议庭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讲解(2021年)
第一百四十八条对经依法传唤拒不到庭的被告人,或者依据案件状况有必要拘传的被告人,可以拘传。
拘传被告人,应当由院长签发拘传票,由司法警察实行,实行职员不能少于二人。拘传被告人,应当出示拘传票。对抗拒拘传的被告人,可以用戒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讲解(2021年)
第一百四十九条拘传被告人,持续的时间不能超越十二时辰;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逮捕手段的,持续的时间不能超越二十四小时。不能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被告人。应当保证被拘传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
第八十一条人民检察院依据案件状况,对犯罪嫌疑人可以拘传。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
第八十二条拘传时,应当向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出示拘传证。对抗拒拘传的,可以用戒具,强制到案。实行拘传的职员不能少于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