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于不一样的犯罪行为会依据其社会干扰和后果采取不一样的惩罚手段,对于刑事犯罪行为的惩罚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等手段,其中拘役是针对刑事犯罪中后果比较轻微的处罚手段。那样,拘役的期限在法律上是怎么样规定的呢?
法律规定中拘役的期限
依据刑法第42条和第69条的有关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越1年。可见,拘役的上限刑期与有期徒刑的下限刑期(6个月)相衔接。这一规定较好地体现了拘役的特征,使刑罚体系更为连贯和严密。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越一年。被判拘役,刑期从人民法院的判决之日起生效,但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的,其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拘役是不是适用缓刑?
1、适用。依据《刑法》72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2、依据国内刑法的规定,缓刑适用于以下几种条件都满足的状况,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人不是累犯;
(3)依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旨再风险社会。(而对故意类犯罪用的较少,但也有的是可以判处缓刑的,譬如,故意伤害致人轻伤、重伤的;贪污数额较少的;偷窃的等。因此可以看出是不是适用缓刑主要看犯罪行为是不是教清,悔罪表现与平常表现等。)
3、缓刑不能申请只能建议:一般在庭审过程中积极辩护争取缓刑就能了(同时提供证明第上面的条件,请求法院判处缓刑),是不是批准要看合议庭评议的结果了。
以上就是2020年拘役的期限在法律上是怎么样规定的了,假如还想知道关于其他拘役的信息,可以查询:2020年拘役适用的犯罪行为有什么?期望可以帮助你迅速知道拘役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