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多少才是适合的
违约金应低于或等于违约后带来损失的30%才算适合,这主要取决于合同违约后可能导致的损失。
1.依据国内的《民法典》规定,合同中规定的违约金额度应低于或等于违约后带来损失的30%,即违约金最多只能是违约导致损失的1.3倍。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违约金的设定既合理又公平,既能对违约方形成肯定的制约,又不至于过分加重其经济负担。
2.在拟定违约金时,应该注意两点:
违约金的设定应以合同内容涉及的总额度或其他可依据的额度为标准,确定适合的比率来作为违约金。
一旦违约金拟定完成,在双方合同有效期限内,需要根据合同上所写的固定比率或额度的方法来实行违约金缴纳。
假如刚开始就拟定高额度或高比率的违约金,或许会致使违约金的数额过于庞大,甚至超越合同中本金数额。
2、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处置
1.假如违约金设置过高,当实质违约金数额大于违约后导致损失的30%时,违约方有权向法院申请适合减少违约金的数额和比率。
这是由于过高的违约金或许会给违约方带来过大的经济重压,甚至可能致使其没办法承受。
2.假如违约金设置过低,可能没办法有效抵消违约方违约后带来的损失,此时受害方可能需要自行提出赔偿需要,但总是面临较大的困难。
因此,在设定违约金时,应充分考虑违约后可能导致的损失,并据此设定适当的违约金数额。假如合同双方对违约金的设定存在争议,可以寻求法律渠道进行解决。
违约金的分类
找法网提醒,违约金可分为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两种。
1.法定违约金是指由法律明文规定了适用情形、比率或者金额的违约金。
2.约定违约金则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自行约定适用情形、比率或者金额的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