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后驾驶处罚能撤销吗
酒后驾驶处罚一旦作出,一般是不可以随便撤销的。这是由于饮酒后驾驶车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处罚手段。
1.若只是饮酒后驾驶车,尚未达到醉酒状况,那样将遭到行政处罚。
2.而一旦达到醉酒后驾驶车程度,则构成了犯罪行为,涉嫌危险驾驶罪,这是公诉案件范畴,由检察院负责起诉,因此不可以随便撤案。
只有在检察院审察后发现确实不构成犯罪的状况下,才可能做出不起诉决定,并建议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所以,通常情况下,酒后驾驶处罚是不可以撤销的。
2、撤销酒后驾驶案件的条件
法律快车提醒,撤销酒后驾驶案件并不是易事,它需要满足特定的法律条件。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撤销案件的情形主要包含:
1.情节显著轻微、风险不大,不觉得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根据刑法告诉才处置的犯罪,没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与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酒后驾驶案件中,若要达到撤销的规范,非常可能需要检察院在审察后发现案件确实不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存在其他符合撤销案件条件的情形。
3、酒后驾驶处罚的法律依据
酒后驾驶处罚的法律依据主要源自《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明确规定了醉驾机动车辆的处罚手段,即处拘役,并处罚金。这一规定为打击醉酒后驾驶车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2.《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撤销案件的有关情形和程序,为在特定状况下撤销酒后驾驶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若酒后驾驶行为未达到犯罪标准,或者存在其他符合撤销案件条件的情形,那样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可以依法撤销案件。
这类法律依据一同构成了对酒后驾驶行为进行处罚和撤销案件的法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