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医疗事故应由什么机构鉴别
发生医疗事故应由民间鉴别机构、行政鉴别机构与司法鉴别机构进行鉴别。
1.行政鉴别机构特指《医疗事故处置条例》明确指定的医掌握,作为行政法规下的专业行政鉴别主体。
2.民间鉴别机构多由医学、法律有关院校或独立社会机构设立,拥有服务意识强但结论可能存片面性的特征。
3.司法鉴别机构则多由法院设立,强调中立性与案件处置的协调性,尽管可能面临技术力量不充分的挑战。
因此,在选择鉴别机构时,需综合考虑案件性质、机构专业性及中立性等原因。
2、医疗事故鉴别需多久?
关于医疗事故鉴别的时间问题,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一般设定在7个工作日到30日之间,具体时长则需依据案件实质状况灵活确定。
这一时间框架旨在确保鉴别工作既能充分展开,又能在合理时限内完成,以保障当事人权益及司法效率。
3、医疗事故鉴别成本哪个预缴?
医疗事故鉴别成本的预缴问题,依据不同状况有不同规定。
1.若双方当事人一同委托鉴别,则成本应由双方协商预缴;若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别,则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置的当事人预缴;对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需移交医掌握鉴别的,成本由医疗机构承担。
2.法院初次委托鉴别的成本也由医疗机构缴付;若对初次鉴别结果不服并申请第三鉴别,则由申请方预交费用。
3.若鉴别结果为医疗事故,成本由医疗机构承担;若非医疗事故,则由提出争议处置的当事人承担。
法律快车提醒你,这一系列规定旨在明确成本分担机制,确保鉴别程序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