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签订领养协议后弃养可以起诉吗
签订领养协议后弃养,确实可以起诉。一旦领养人违反了领养协议中的条约,比如无故弃养,被领养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可以尝试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己权益。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起诉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需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需要有明确的被告;
3.需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该案件需要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快车提醒,只须可以提交符合这类条件的材料,即便之前签订了领养协议并舍弃了起诉的权利,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签订领养协议后起诉要满足哪些条件
在签订领养协议后,若想要起诉,除去上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的四个基本条件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确保提交的证据可以充分证明领养人确实存在弃养等违约行为;
2.要明确我们的诉讼请求,譬如需要领养人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等;
3.要确保起诉的时效性和管辖法院的正确性,防止因时效过期或管辖不当而致使诉讼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