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诉离婚孩子多大岁数才有发言权
诉讼离婚时,子女年满八周岁,其意愿在抚养权归属裁决中受法院尊重,因其有肯定认知和考虑能力。但孩子意愿非唯一决定原因,法院还会综合考虑双方抚养能力、环境等,以给孩子创造有利成长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爸爸妈妈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爸爸妈妈离婚而消除。离结婚以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爸爸妈妈双方的子女。
离结婚以后,爸爸妈妈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结婚以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妈妈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爸爸妈妈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据双方的具体状况,根据最有益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起诉离婚抚养权多大岁数开始有决定权
通常情况下,孩子两周岁以下,抚养权原则上归妈妈。两周岁以上的,爸爸妈妈双方均需要抚养的,法院会依据双方的具体状况,根据最有益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即孩子自己可以决定跟哪个生活。但这只不过一般原则,具体状况还需结合爸爸妈妈的抚养能力、孩子的生活环境等原因综合判断。法院会全方位考量各种状况,以作出公平适当的判决。
3、起诉离婚财产分割要遵循什么原则
起诉离婚财产分割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男女平等原则,即夫妻双方在财产分割上享有平等权利,不论男女。二是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在财产分割时适合照顾子女和女方,譬如哺乳期妇女、抚养子女一方等。三是有利生活、便捷生活原则,分割财产时要考虑财产的实质作用与功效和对双方生活的影响,使财产的分割不影响双方的正常生活。四是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别人利益原则,不可以为了分割财产而损害国家、集体或别人的合法权益。总之,在起诉离婚财产分割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原因,依据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进行分割。
关于起诉离婚孩子的发言权,通常来讲,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离婚时,其意愿在抚养权归属的断定中会被法院考虑。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肯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他们对于跟随哪一方生活的意愿或许会对法院的判决产生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意愿是唯一决定原因,法院还会综合其他原因,如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等,来做出最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