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仿冒品牌不算犯罪。在平时购物中,不小心买到了假冒的产品,不会构成犯罪。下面就跟着找法网记者认识一下买仿冒品牌是否犯罪这个问题吧。
1、买仿冒品牌是否犯罪
买仿冒品牌不算犯罪。伴随大家对商标价值的认可与企业创品牌意识的增强,不少企业就开始仿冒一些品牌,如此一来大家就比较容易买到仿冒品牌。国内刑法作为商标法律保护的要紧组成部分,对此类行为的打击上却相当有限。且是针对卖家而言的。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产品上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紧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紧急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二十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根据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2、故意买仿冒品牌是不是需要承担责任?
用户故意买仿冒品牌即大家常说的知假买假。用户知假买假的行为是不受买家权益保护法的保护的,适用于民法典有关原则。当然卖家也要承担肯定的法律责任。若知假买假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或者其它行为的,也要承担肯定的法律责任。《买家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买家在购买、用产品和同意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买家有权需要经营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需要。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买到仿冒品牌怎么样维权?
当事人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法维权,请求法院判令他们承担相应的给付责任。
(一)当事人起诉,第一应提交起诉书,并按他们当事每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名字、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字、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名字。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情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依据"哪个倡导哪个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倡导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字、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 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需要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公告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成本,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置。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成本,多退少补。
以上就是找法网记者为你详细介绍的关于买仿冒品牌是否犯罪的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若你还有哪些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