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诉要如何做才有效
要想法院起诉有效,第一需要确保起诉材料的完备与准确,具体如下:
1.原告应携带身份证原件进行身份验证,虽然身份证原件并不是立案的直接材料,但它是通过安检、验证身份的必要步骤。若遗忘身份证,驾照或护照也可作为替代进行身份验证。
2.需要明确被告的主体信息,这包含自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或基本信息,与法人的详细注册信息。
3.对于自然人,若已有其身份证复印件则最为便捷,若无则需通过律师调取或借助其他方法获得。
4.对于法人,可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局调取机读档案或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并打印其详细情况。
5.原告还需筹备用于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原件及足够数目的复印件(复印件数目需依据被告个数加一确定)。
6.民事起诉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数目同样需依据被告个数加一确定,并需由原告亲笔签名。
7.在筹备完所有材料后,原告可前往法院立案大厅,在法官的指导下整理并提交材料,完成立案手续,并留下准确的联系方法以便法院后续公告。
2、法院起诉的详细步骤
找法网提醒,法院起诉的详细步骤包含筹备材料、立案、缴纳诉讼费与等待开庭。
1.原告需根据上述需要筹备齐全并准确的起诉材料。
2.在法官的指导下,将材料整理好并提交至立案窗口进行立案。立案时,原告需留下我们的电话和联系地址,以便法院后续公告。案件受理后,原告需根据缴纳诉讼费的公告准时缴纳诉讼费。
3.原告仅需耐心等待法院的传票,等待开庭即可。在开庭时,原告需充分陈述我们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据以支持其倡导。
法院起诉需符合的条件
依据《中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需要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原告需要是案件的受害者或权益遭到侵害的一方。
2.起诉需要有明确的被告,即原告需要可以明确指出其起诉的对象是哪个。
3.起诉需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即原告需要明确其需要法院作出何种判决,并说明其提出该诉讼请求的事实和法律依据。
4.起诉需要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即原告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且该案件需要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之内。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原告的起诉才能被法院受理并进入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