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婚以前财产应该如何分割
1.结婚以前财产一般是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其财产属性不会因婚姻延续转变为一同财产。这是为保障个人在结婚以前积累财产的权益,防止因婚姻关系变动致使财产无端被分割。
2.但存在特殊状况,若夫妻双方书面约定结婚以前财产归一同所有,离婚时按约定分割。这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尊重夫妻双方对财产的自主安排。
3.若就分割协商不成,可诉至法院,法院会根据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判决。这能够帮助保护婚姻中相对弱势方的利益。
解决手段与建议:夫妻双方可在结婚以前或结婚以后通过书面协议明确结婚以前财产归属;发生纠纷时应先友好协商,协商无果准时寻求法律渠道解决。
2、结婚以前财产分割时法律有什么特殊规定
结婚以前财产一般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分割时一般不参与分配。依据《民法典》规定,一方的结婚以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随婚姻关系的延续转化为夫妻一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若夫妻一方在结婚以前付首付买房,结婚以后用夫妻一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置。不可以达成共识的,法院可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结婚以后一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除此之外,结婚以前财产在结婚以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也是个人财产。如一方结婚以前的存款结婚以后产生的利息,仍归个人所有。
3、结婚以前财产分割时法律适用有什么要素
结婚以前财产在离婚分割时一般归产权登记方所有,不参与分割,但有以下要素应该注意:
财产性质认定:判断财产是不是为结婚以前财产,重点看获得时间,以结婚登记日为界。一方结婚以前全款购买并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房地产,属结婚以前个人财产;结婚以前付首付、结婚以后一同还贷的房地产,首付部分属个人财产,结婚以后还贷及增值部分属夫妻一同财产。
协议优先原则:若夫妻双方对结婚以前财产有书面协议,约定其归属,分割时依协议处置。该协议只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即具法律效力。
举证责任:倡导结婚以前财产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财产获得时间及归属,可提供购房合同、付款凭证、银行流水等证据。
在探讨结婚以前财产如何分割时,除去基本的分割方法,还有一些有关问题值得关注。譬如,结婚以前财产在结婚以后产生的增值部分该怎么样处置呢?若是自然增值,如房地产因市场行情上涨,一般仍是结婚以前财产所有者;但如果是一方结婚以后付出了管理、经营等劳动致使的增值,增值部分或许会被视为夫妻一同财产参与分割。另外,结婚以前财产在结婚以后发生形态转化,像用结婚以前存款购买了结婚以后房地产,这其中的财产属性界定也较为复杂。如果你对结婚以前财产分割的这类拓展问题,或是对结婚以前财产如何分割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