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结婚以后如何认定欺诈和胁迫行为有什么区别
离结婚以后,要认定欺诈和胁迫行为有什么区别,重点在于理解两者的本质特点及其在法律上的不同界定:
1.欺诈行为,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在离婚过程中,故意告知他们不真实状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状况,以此诱使他们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2.胁迫行为则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导致损失为要挟,迫使他们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表示。
因此,在区别欺诈和胁迫行为时,大家需要仔细审察当事人的行为动机、方法与导致的后果,从而准确判断其行为的性质。
2、离结婚以后何种状况算欺诈行为
找法网提醒,在离婚过程中,假如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他们不真实状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状况,诱使他们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这样的情况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1.一方在分割夫妻一同财产时,故意隐瞒了某项财产的存在,或者虚报了财产的价值,从而诱使他们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做出了不公平的财产分割协议。
2.应该注意的是,欺诈行为的认定需要满足肯定的条件,包含行为人的故意、行为的不真实性与他们因此做出的错误意思表示等。只有同时满足这类条件,才能将行为认定为欺诈。
离结婚以后何种行为是胁迫
在离婚过程中,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导致损失为要挟,迫使他们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表示的,这种行为可以认定为胁迫。
1.一方以暴力或威胁等方法,迫使他们在分割夫妻一同财产时做出让步,或者需要他们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债务等。这种行为紧急侵有他们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男女双方协议离结婚以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在审理过程中,假如人民法院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对财产分割协议进行变更或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