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递99元诈骗会判多长时间
快递99元诈骗,若构成诈骗罪,其判刑时长需依据诈骗金额及犯罪情节综合考量:
1.不法分子若借助快递企业的漏洞,骗取价值99元的快递牟取不当利益,此行为已涉嫌诈骗。
2.虽然99元金额不大,但诈骗罪的成立并不完全取决于金额大小,还需考虑犯罪方法、情节及对社会的害处程度。
3.依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遭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
“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一般指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99元显然未达到此标准。
这并不意味着行为人可逃避法律制裁,若其行为具备多次性、恶意性或导致其他紧急后果,法院仍可依据犯罪情节对其作出相应判决。
因此,快递99元诈骗的判刑时长需由法院依据具体状况综合判断。
2、诈骗罪的定罪与量刑标准
法律快车提醒,诈骗罪的定罪与量刑标准主要取决于诈骗金额及犯罪情节。
1.依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对于“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紧急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法院在量刑时还会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方法、社会风险程度及是不是有悔罪表现等原因。
3、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及后果
诈骗罪的客观表现主要包含行为人推行欺诈行为、使他们产生错误认知、他们基于错误认知作出财产处分与行为人获得财产并使被害人财产受损。具体而言:
1.欺诈行为: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知。这种欺诈行为是诈骗罪成立的重点要点。
2.错误认知:被害人的错误认知是由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便被害人在判断上有肯定的错误,但只须这种错误是由欺诈行为引起的,就没有妨碍诈骗罪的成立。
3.财产处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知作出财产处分,这是诈骗罪与偷窃罪的要紧不同。财产处分包含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即被害人自愿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
4.财产受损:行为人获得财产后,被害人的财产遭到实质损害。这是诈骗罪的直接后果。
综上所述,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及后果是构成诈骗罪的要紧要件。行为人的欺诈行为、被害人的错误认知、财产处分与财产受损一同构成了诈骗罪的完整犯罪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