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结婚以前转移财产指的是多长时间时间
离结婚以前转移财产,一般指的是领取离婚证前,时间不是唯一判断标准,无论提前多久进行的财产转移,只须该转移行为是出于恶意,都应认定为离结婚以前的财产转移。
1.重点在于转移财产的目的和性质,而非单纯的时间原因,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如进行明显不对等的馈赠买卖,都是对夫妻一同财产利益的紧急损害。
2.在离婚诉讼中,请求分割某项财产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该财产的存在及其是夫妻一同财产。
3.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的规定,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一同财产等行为,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一同财产。
2、结婚以前财产离婚怎么样分割
结婚以前财产的分割,在离婚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夫妻双方若以书面形式对财产归属进行了约定,或在口头约定后双方无争议,离婚时应根据这类约定处置。但应该注意的是,避免法律的约定是无效的。
2.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是夫妻一同财产,分割时应遵循一同财产的处置原则。
3.对于复员、转业军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若结婚时间超越10年,这类成本应按夫妻一同财产进行分割,复员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则归军人个人所有。
4.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用的结婚以后所得财产,虽由各自分别管理、用,但仍应认定为夫妻一同财产,在分割时,各自管理的财产归各自所有,若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差额部分应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相当财产抵偿另一方。
5.已登记结婚但尚未一同生活的夫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一同财产,具体分割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目等状况。
法律快车提醒你,《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结婚以前财产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3、离婚财产是不是需要均分
离婚时,夫妻的一同财产并不需要均分,虽然双方可以协商均分一同财产,但这并不是强制需要。若协商不成,法院将依据实质状况做出判决处置,在分割财产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因:
1.男女双方的能力、经济等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在分割财产时需要适合地顾及妇女的利益。同时,对于需要照顾孩子的一方,也需要在分割财产时适合照顾和考虑孩子的利益。
2.保护无过错方的利益。
在婚姻存续期间,若一方存在过错行为,如出轨、重婚、虐待、暴力对待他们等,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或需要少分甚至不分财产给他们。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一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据财产的具体状况,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通过以上内容,大家期望可以解答你关于离婚财产分割的有关疑问。在面临离婚财产分割问题时,建议你充分知道有关法律常识,以便更好地维护我们的权益。